寶安逢雨必澇苦不堪言 舊村改造工作必須加快
市三防辦組織調研組下周開赴內澇點現場把脈希望開出一劑良方
“大雨大澇,小雨小澇”,今年5月以來的三場不同程度的暴雨,讓寶安松崗、沙井和公明等片區飽受內澇之苦。市三防辦常務副主任肖文認為,寶安地處低洼,茅洲河流域堵塞加上農村城市化后舊村排水系統不完善等多方面
如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碧利斯”帶來的暴雨過后,解決內澇便成了市三防辦、寶安區政府案頭上的重要工作內容。昨天記者從市三防辦`獲悉,從下周起由深圳市三防辦組織的調研組,將直接開赴寶安區內澇點現場“把脈”,給寶安的“澇病”開出一劑“藥方”,希望能徹底解決這個難題。
松崗噩夢就是寶安縮影
7月16日,這一天對住在松崗燕川華佳超市附近的楊小姐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那天松崗下起了大雨,已經干涸的小河變得水勢洶涌,楊小姐掉進水里差點丟了性命。
這條河流經松崗燕川永晟五金廠門口,16日突降暴雨,原本干涸的小河漲起大水。永晟五金廠員工朱先生回憶說,楊小姐在水中拼命掙扎時,他的工友們發現后,急忙跳下去把她救了上來,要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7月16日,強熱帶風暴“碧利斯”給寶安松崗帶來超過300毫米的降雨量,這場50年一遇的暴雨讓松崗整個街道出現多處內澇險情——道路受淹約8.5公里,水深最深處達1.5米,房屋受浸3319多間、工廠546間,嚴重受淹面積5平方公里,還有一人失蹤。
松崗內澇噩夢其實就是寶安區的一個縮影。根據市三防辦的統計,此次暴雨造成全市50多處不同程度的內澇,主要集中在寶安松崗、南山后海、龍崗同樂等地,其中松崗內澇點有30處,情況最為嚴重。而寶安區除松崗街道外,西鄉、沙井和公明等地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此次暴雨期間,全市共轉移危險地帶的居民1300多人,其中寶安區共組織3500多人參加搶險救災工作,安全轉移群眾1200余人。
寶安逢雨必澇苦不堪言
根據過往情況可以看出,寶安每逢大雨必然會出現內澇,這一規律令該區苦不堪言。去年8·20大暴雨期間,寶安西鄉、福永、沙井等五個街道內澇總面積達95萬平方米,最深處水深達2米,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今年5月,臺風“珍珠”盡管沒有正面襲擊深圳,但其帶來的暴雨導致西鄉近海片區、松崗片區嚴重內澇。
6月9日,深圳再次下起暴雨,寶安區降雨普遍超過200毫米,最大降雨量發生在寶安公明街道,為230毫米,結果沙井街道后亭村、牙邊河村、新上舊村,松崗街道燕川社區、博崗節圓工業區、塘下涌,公明街道的玉律、馬山頭、上村、下村等社區,福永街道新和、和平舊村塘尾村,大浪街道浪口村和石巖石龍仔工業區大面積出現內澇,全市轉移危險地帶的居民2000多人,其中寶安區轉移1800余人。
地處低洼且茅洲河淤塞
“寶安出現大面積的內澇,絕對是一個必然現象。”深圳市三防辦常務副主任肖文說,寶安區的西鄉、福永、沙井、松崗等沿西海堤的街道,可以說“大雨大澇,小雨小澇”,這絕非偶然現象,而是必然結果。
肖文說,寶安區西鄉、福永、沙井和松崗等街道地處低洼,特別是松崗一帶,更是不走運,這幾次大暴雨來時,幾乎都遇上海潮的高潮期,受海潮頂托的影響大,這種“先天不足”的實際情況是造成嚴重內澇的重要原因。
除地理位置的缺陷外,肖文認為茅洲河流域淤塞是導致松崗等街道內澇的直接原因。茅洲河是深圳和東莞的雙界河,發源于羊臺山,是深圳境內最長的河流,全長42.6公里,流經石巖、公明、光明、松崗后,在沙井注入珠江口伶仃洋。近年來,由于茅洲河沿岸工業飛速發展、人口數量劇增,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又明顯滯后,茅洲河遭到了嚴重的污染,成為破壞珠江口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由于破壞嚴重,這條河流的河床面積已經嚴重縮小,遇上暴雨后,河里的水根本無法及時流走。”肖文說,由于是一條雙界河,多年來一直在協商解決,但進展并不是很大,河流對面的東莞在河邊修建了許多碼頭,導致河面寬度幾乎縮小了一半,加上兩岸的市民對河流的污染,使得這條河流遇到暴雨時元法正常發揮泄洪功能。
就茅洲河的問題,寶安區政府坦言,由于東莞市不斷在茅洲河口灘涂傾倒建筑垃圾,導致河口收窄,泄洪受阻。茅洲河部分河段堤防標高偏低,出現河水漫堤、倒灌,而使松崗、沙井等街道受堤外洪水影響嚴重,希望深圳市政府和東莞市政府進行商談,就茅洲河界河治理、管理等問題達成共識。
舊村排水系統不完善
而除此之外,記者調查發現,正在新建的寶安大道原有排水體系已經被破壞,而施工單位沒有重視臨時排水措施,加重了沿線街道的內澇程度。對此,肖文表示,去年的8·20大暴雨后的影響還是存在,由于施工進程的加快和采取了臨時措施,這方面的影響正在逐步見小,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很大原因。
寶安區多次出現內澇后,寶安區政府和相關部門也正在調查其中原因。松崗街道一負責人在向市、區匯報時就表示,寶安區撤縣建區后,城市發展迅速,一些經濟功能發生變化。比如原先的農田、魚塘,現在有的被填平作為城市或工業用地,興建了大量的工業廠房,地形地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對暴雨的調蓄功能喪失,相同的降雨量造成的內澇就比以前更加嚴重。同時,107國道改造時堵塞了洪橋頭排洪渠,而寶安大道施工破壞了沙浦圍原來的排水系統,朗碧路高于兩邊地面,導致朗下社區雨水無法排放,這些都造成了松崗街道的內澇。
而這幾乎也是整個寶安區的縮影。寶安區政府一負責水務方面的官員則認為,寶安區許多社區、舊村內部排水系統不完善,或堵塞,清淤不夠徹底,管網少和斷面不夠大,整個寶安普遍存在這種情況。
盡管寶安、龍崗兩區已經城市化,但在許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依然存在明顯的城鄉二元結構的情況,一些舊屋村此次成了內澇的最突出點。肖文認為寶安區內澇的最根本的原因也在此,認為必須加強對舊屋村的改造,從根本上改變城市化后遺留下來的問題,否則寶安“大雨大澇,小雨小澇”的局面無法改變。
舊村改造工作必須加快
肖文說,寶安區接連出現內澇問題已經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關注。他透露,市長許宗衡曾親自打電話給他過問此事,要求調查后要拿出方案徹底解決這一難事。
不過,由于這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對舊屋村的改造等難題,一兩年之內難以徹底改變寶安區“大雨大澇,小雨小澇”的局面。肖文說,盡管寶安區在城市化后取得了飛速發展,寶安區委區政府也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這兩年明顯加大了投入,希望逐步解決城市化遺留問題,并逐步縮小與特區內的差距,但這項龐大的工程依然需要花費多年的時間和精力。
在談到寶安區內澇問題時,肖文拿深圳東面的羅湖區做了比較。
他說,羅湖區曾是深圳內澇最嚴重的地方,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香格里拉大酒店附近一帶的老城區,每逢暴雨就會出現嚴重內澇。
后來,羅湖區對老城區進行了徹底的改造,投資近3個億修建了羅湖小區防洪排澇工程中的核心工程——羅雨泵站,這個泵站承擔了羅湖中心區6.29平方公里范圍的內澇排洪。包括火車站及周邊商業集中區的這個區域現在很少遭遇內澇困擾。
“一個6.29平方公里范圍的內澇問題就花費了不少資金和精力,而整個寶安區要解決內澇,困難可想而知。”肖文說,想靠小投入、在近期內就徹底改善是不現實的。根據市政府的安排,市水務局和三防辦將組織專家組赴寶安區現場去調查內澇點,并找出內澇原因,最后形成徹底治理的方案和意見。
按照計劃,這次調查組的調查時間將超過半個月,而目前初步意見則是要求寶安區政府加快對舊屋村的改造,配備配套的水管網建設。記者從寶安區政府獲悉,今年寶安區已經在開展舊屋村改造試點工作,全面推進改造工作。按照計劃,今年將出臺全區舊屋村整治改造規劃,年內完成48個舊村的整治,并完善功能配套和綠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