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域名的價值已經有目共睹,域名的丟失給域名注冊人會帶來巨大的損失。但是域名注冊人因為沒有及時續費所導致的域名丟失,能否以與域名注冊商之間的合同關系來尋找賠償呢?目前來看,是不可能的。域名注冊商一般都在合同中規定“因不及時續費造成的域名丟失,域名服務商是不負責任的”,盡管此番域名的丟失可能是因為域名注冊商所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所帶來的,但是域名注冊商無法提供正常的續費服務由于地震造成的海底光纜中斷所導致的。地震作為自然災害,在我國被認為是典型的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我國合同法的法定免責事由。域名注冊人是不可能以違約向域名注冊商主張賠償的。
海底光纜的中斷,域名注冊人無法正常續費,難道就要眼睜睜的看著域名丟失或者被他人所搶注嗎?2001年中國化工網從韓國購來的域名也就是因為原持有人沒有及時續費而丟失,后來經過投訴至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仍沒有要回去。但是對于那些失去自己域名的企業,仍然可以用自己的商標權來保護自己的域名。域名的爭議解決一直在尋求與商標權的平衡,在解決域名搶注的問題上更多的考慮是商標權問題。在域名因為沒有及時續費丟失之后,那些將自己的商標注冊成為域名的企業可以用商標權來主張對域名的持有,防止搶注。
地震的發生導致海底光纜的斷裂是任何人都預料不到的,結果就是這段時間內的到期域名會有丟失的風險,這就給我國域名注冊人敲想了警鐘,該思考如何全方位保護自己的域名所有權。象這次海底光纜斷裂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畢竟有可能發生,域名注冊人必須要考慮到這一因素。一方面域名注冊人可以選擇國內域名,大規模的斷網事件的發生對于整個國內網民都會是一視同仁的,這樣避免了因為網絡中斷所帶來的無法續費會導致域名丟失。這在某種意義上,海底光纜中斷事件讓CNNIC也成為間接受益者,讓眾人意識到國際域名與MSN一樣因為服務器在國外所帶來無法續費丟失的可能性大。另一方面域名注冊人可以適當一次性多交幾年的注冊費,因為續費的次數多的話,中間所面對的風險也就會變大,減少續費次數也是減少域名丟失的風險。